行业资讯
国企改革实践动态
李锦: 对当前国企改革三种趋势的判断
2023-07-17

最近,连续几家报纸发表报道,标题都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给人的感觉新一轮国企改革似乎已经开始了,一时涟漪四起。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是一件好事,保持改革的热情,向纵深发展。问题是改什么,怎么改,很多问题并没有弄明白。深化提升行动可以讲,要慎提新一轮国企改革。不能把国企改革弄浅了,弄虚了。

我的看法,新一轮国企改革不是对前三年说的,而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年而言。新一轮国企改革是国家层面上讲的,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企业所能决定的。何况,历史在大踏步前进,我们不能沉陷于刻舟求剑式思维。需要把控大局,稳妥求进。提供个人愚见,供大家批评。

图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结束以后下一步怎么搞?很多地方提出让企业自己制定方案,企业自己怎么制定方案呢?只能按照原来的基础考虑,强弱项、补短板,缺什么补什么。基本上是在微观层次上思考,大胳膊没有动,手指动动能有什么大用?对国企改革新的三年行动,怎么部署?不能太急,不能太虚,不能太浅。

从时间上看,要认识2020至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历史方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对前面四年而言的,是前十年的第三阶段,且为后十年改革提供了基础。更紧迫、更宏大的改革可能出现在今后十年。

从范围看,新的三年行动,实际上是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继续,是对前一阶段的深化提升。这个事情是由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的事情。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不能把自己的思路想得太大。

从根本遵循上看,党和国家对国企改革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发出新的指示,对这些指示理解了么?各家央企的新一轮改革方案是不是、能不能做到领悟与贯彻。如果不能领悟与贯彻,有些单位的方案很可能有“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池深”之风险。


图片


目前的国企改革新一轮改革似乎有三种状态。

第一种论调,“新一轮国企改革”开始了。去年12月底就有人开始提出了,当时三年行动还没有结束。让各家国企央企自己提出改革的新三年行动方案,我始终对这种做法理解不了。新三年行动,是对前三年行动的继续,提出这种说法的人基本上是前一任国资委的领导为主。有关部门还在延续这个论点。如果是正常改革工作,就不必提什么新的三年行动了。

比如说,上一轮国企改革一个重大的成就是历史上第一次完成国企分类改革。实际上,这个分类分得怎么样,这就不好说了。比如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分类改革时强调国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似乎这个问题还有很大差距。过去分成商业一类、二类和公益性。98家央企中,公益性就是中储粮和中储煤两家,现在这两家都合并到中粮去了,中央企业就没有公益性了。中央企业都挣钱去了,是怎么弄成这个结果的?党的二十大提出一个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一个核心功能问题。核心功能是什么呢?怎么按功能分类,什么时间分?大家都在等着。

第二种论调,是创建世界一流为主的改革。这些年,名堂不少,比如说改革试点、双百行动、世界一流,刚刚提出的“现代新国企”,这些成了改革的主题。世界一流成了一个框,把改革的内容都装进去了。在原来的口径上继续向前推进是对的。如果尽是这些,就使人觉得有点虚似的。比如说,安全问题、行业引领问题、新兴产业问题、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这些问题是真正的改革大问题。不在这些方面见出真功夫,改革就可能被弄虚了。改革是要做事情的,虚来虚去,效果是可以想到的。

核心竞争力、核心功能,现在是不是讲得清楚了。核心功能是什么?核心功能首先要分类,如果按战略安全、行业引领、国计民生、社会服务分类,这个事情似乎还没有开始做。实际上是一盘大棋,等到洗牌以后才能开始的。还有中国式现代化的五条还没有弄明白,现代新国企的标准就难以形成。诸如此类的大问题,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弄清楚。

第三种论调,是新一轮改革没有开始。这是我的观点。新一轮改革应该是在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解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2024年到2035年,这十年的规划,起码关于国企功能分类问题,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安全问题、行业引领问题、新兴产业问题、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这些问题是真正的国企改革大问题。大多数并没有形成新思路,这几大问题连一个文件都没有发,怎么能说是新一轮改革开始呢?

因此,我认为目前所谓国企改革是一个过渡阶段的改革,也就是延续前一阶段的趋势,把没有做的继续做,把做了一半了继续做,把弱点很很明显的加强做。可以用深化提升行动,就不必非用“新一轮改革”这个词了。


图片


根据我的观察,党的二十大以来,国企改革口径变化很大。

一个最为突出的感觉,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去年比较有很大变化。这100多个字,除了“深化国企改革”这几个字留下来了,其他内容都换了。这么多年,这种换法还是不大多的,显然二十大提出许多新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国企改革有86个字。和党的十九大报告比较,有九处明显的变化,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防风险能力。现在压缩了,就变成核心竞争力,“五力”变成“一力”。这个变化就不小。

在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后,而且在政府工作报告以后,每次都有变化。特别是分管国企的张国清副总理第一次公开到国资委来,他提出了安全问题,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问题,这些问题是国企改革的内容,这个半年变化也是不小的。也就是高层对国企改革的认识,随着二十大的主题的确定,很多新的提法出现了。我们的头脑,跟不上形势,对上面的精神没有学习理解透,就组织所谓新一轮国企改革,能行吗?

从大处讲,党的二十大主题和以前的区别在哪里呢?以前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主要矛盾。现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国企与国家不构成根本矛盾,它是同向发展的。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一些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我们看,国企改革的五项任务。第一项产业引领过去属于结构调整的内容,现在叫产业引领。出人意料的加了安全问题。把国有企业安全保障力作为改革的内容。还加上一条,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实际上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一定会有新的变化,新的变化就是指导思想是协同发展,合作的方式可能是财务性投资向战投转变。产权平等是一个核心问题。在经营层方面会有变化,尤其是不能用传统的国企监管方式,应该差异化管控。混改应该有新的文件出现,新的基调还没有出来。中央企业都不了解,自己的方案怎么拿?

还有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怎么部署?战略安全,还有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种子安全、生物安全。安全怎么实现,这些都会有一些新的改革逻辑。

国企改革正在形成新的逻辑、新的框架、新的理念。目前整个新一轮国企改革还在探索之中,是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在新的体系没有推出之时,仓促提出新一轮国企改革,太容易失误,可能会把改革简单化、肤浅化,甚至带到沟里去。有这种风险,不能不察。

历史在大踏步地前进,刻舟求剑式的改革是不可取的。



转自:国企混改研究院公众号

来源:李锦解读国资政策与新闻

上一篇 县级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思考下一篇 李九旭已任莱商银行党委书记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成城大厦A座19层1909室
电话: 0531-88521739
关注我们
山东国赢国企混改研究院官网
想要了解更多,赶紧关注
Copyright © 2016-2018
网站建设:龙采科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