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建设 “大强美富通” 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我市国有企业也存在体制机制不活、组织管理体系设置不科学、行政化痕迹严重以及开放意识不强、市场化程度不 高、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必须进行改革。按照深化国企改革发展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国有企业实际,现就推进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体系改革创新,制定如下措施。
一、改革企业组织管理体制
(一)落实企业用人自主权。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推进简政放权,落实企业用人权。市委管理企业的党委书记、董事长、专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纪检监察组组长)由市委管理,其他党委职务由市委组织部代市委管理; 经理层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由企业管理,实行备案制度。企 业中层干部由企业自主选拔任用,事后向组织部门备案。坚 持新时代选人用人导向,重点选拔具有战略思维、企业管理经验丰富、专业化程度高、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担任企业领 导人员。
(二)推进企业经理层职业化。积极培育专业化经营团队,探索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级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管理机制,逐步扩大市场化选聘比例。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参照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
(三)建立健全外部董事和委派监事制度。企业董事、监事按照相关规定配备。市国资委等出资人机构建立国有资本外部董事、监事人才库,选聘熟悉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和相 关政策规定,具有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资本运营、财务审 计等专业知识或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市属国有企业外部董事和监事。通过管资本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防止国有 资产流失。
(四)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精简企业组织架构,将企
业层级压缩至三级以内,争取2020年底前完成企业层级压缩工作。精简企业总部综合管理机构,核减管理人员,精简后的企业总部综合管理机构设置数量向市委组织部、市国资 委报告。企业子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事业部等经营机 构,可根据市场经营情况灵活设置,数量不作限制。
二、改革企业选人用人方式
(五)树立企业选人用人新理念。大力培养选拔高素质
企业领导人员,按照 “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加强和改 进领导班子、领导人员政治素质考察。坚持市场化方向,树 牢 “四看八不唯”选人用人新理念,即 “看政治素质、看能力水平、看工作业绩、看人岗相适;不唯分、不唯票、不唯 指标、不唯年龄、不唯职务层级、不唯任职年限、不唯资历经历、不唯来源出身”, 形成 “比实干、比担当、比作风、比业绩”的鲜明用人导向。
(六)加大市场化选人用人力度。坚持组织选拔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分层分类推进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突出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建立以市场为主导、适应市场快速反应特点的选人用人机制,对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的职业经理人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可采取市场选聘、猎聘等方式公开择优选聘,部分岗位视情况可进行全球选聘。
(七)中层干部选拔实行更加灵活多样的选拔方式。进一步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市场竞争需要的中层干部选任机制。根据岗位性质和特 点,灵活设置选拔方式和资格条件,不拘一格选贤任能。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中层干部可采取组织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选拔,也可市场化方式选聘,还可以因人因事因市场需求为优秀人才量身设置岗位。对综合管理类岗位,可根据人选
任职层级、任职时间等设置一定资格条件;对生产经营类、专业类和项目类岗位, 不作人选任职层级、任职时间等限制。
(八)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建立企业领导人员和中层干部聘期管理制度,实行聘期目标责任制,明确聘期内工作目标。聘任期满,经考核,胜任的可以续聘,不胜任的予以解聘。中层干部聘任期满,可实行全员重新聘任。
(九)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鼓励企业结合自身特点, 广辟渠道,灵活引进优秀人才、创业团队,根据人才专业优势和熟悉领域,设置事业部、项目部等,让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优秀 企业中层干部 “高校行” “院所行”和高校、科研院所优秀专家学者 “企业行”等交流活动,加强校企、院企合作,鼓励优秀人才到企业兼职并取得合法报酬。
三、改革企业考核激励机制
(十)实行差异化绩效考核。统筹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分门别类、一企一策、科学合理设置各企业考核指标。企业内部实施全员业绩考核,根据岗位职责和承担的任务分别明确工作目标。将考核结果作为 干部任免、兑现奖惩和续聘解聘的重要依据,防止企业短期行为。
(十一)实施市场化薪酬。对市管干部,根据业绩考核
结果和企业的功能定位、企业规模、行业薪资水平等合理确定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 打破 “大锅饭”,合理拉开分配差距。职业经理人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薪酬 单独核算,在工资统计中单列。企业中层干部参照市场同类 人员薪酬水平,建立 “岗位+绩效”的薪酬体系,切实做到收入能增能减、奖惩分明。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绩效考核情况可上下浮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
(十二)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鼓励国有企业依据功能定位、行业特点和发展阶段合理设置中长期激励方式,放开股权激励收益水平限制,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采取超额利润提成、项目收益分享、项目跟投、虚拟股权以及技术入股等 中长期激励措施,让干部职工和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十三)建立严格奖惩制度。对创新创优效果明显、做出突出贡献、双招双引业绩突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显著的,给予专项奖励。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优秀的企业, 给予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一定的物质奖励。对抓党的建设责任落实不力、出现重大问题的,以及因工作不负责任、履职不 到位等原因造成重大事故、重大损失、重大影响的,依法依 规严肃追责。
(十四)建立泉城 “名家、英才、大工匠” 宣传命名制度。每年对我市知名企业家、高层次企业人才、优秀技能型人才进行宣传命名。开展 “泉城企业名家”“泉城英才”“泉
城大工匠”命名活动,命名杰出企业家1-2名,每名奖励税后现金50万元;行业领军企业家3名,每名奖励税后现金30万元;优秀企业家10名,每名奖励税后现金10万元;高层次企业人才20名、优秀技能型人才30名,分别奖励税后现金5万元。对获得国家、省级以及行业内表彰的,加大奖励力度,提高奖励金额。奖金从同级财政资金单独中列 支。积极推荐优秀企业人才参选国家和省市重大人才工程, 依托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泉城 “名家、英才、大工匠”先进典型,讲好企业界 “济南故事”。
(十五)建立优秀企业家延迟免职 (退休) 制度。企业领导人员达到退休年龄应及时办理退休手续。对政治上可 靠、经营业绩突出的优秀企业主要负责人, 特别是专业性强、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激烈、经济效益好、在本行业有 较高知名度的,可根据工作需要,延长任职年限,最高任职年龄可至63周岁左右。
四、改革企业领导人员日常管理制度
(十六)简化请假、出国 (境) 审批程序。企业领导人员因公、因私离岗3天以内且未离济,经企业党委研究批准 后,不再向有关部门报备;企业领导人员因业务工作,前往国 (境)内子公司、分公司、项目部等所在地,可不用请假报备。企业领导人员因洽谈项目需出国 (境)的,实行 “即来即审、即来即办”,加快审批速度。
(十七)建立关心关爱制度。定期组织企业领导人员健康体检,确保与相应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享受同等医疗保健待遇。对在职在岗期间突发重大疾病、意外事故的企业 领导人员,及时做好救治救助工作,其医疗、护理等相关费用,参照工伤保险医疗待遇标准,由所在单位解决。对生活遇到困难、家庭出现变故、身患重病、有较大思想波动的企 业领导人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容错免责制度,引导企业领导人员正确对待企业生产经营风险,营造大胆闯、大胆试、大胆改的浓厚氛围。
五、强化党建工作引领
(十八)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巩固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厘清党组织与董事会、经理层权责边界,切实加强对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研究解决好体制机制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十九)坚持党组织建设与企业改革同步推进。推动党建工作与体制机制改革同频共振,结合全市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和国有资本布局调整,同步调整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实现党组织全覆盖。顺应企业产权变革、组织变革需要,加强党建标准化建设,以 “一企一策” “一企一品”方式建立符合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规律、与企业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党建工作新模式,提升企业党建工作质量。
(二十)建立协同推进工作机制。调整充实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机构,统筹协调推进落实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履行好公共管理职能,着力减轻企业行政负担,切实将应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真正做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切实推动改革措施落地见效。